早春清園(最佳時期)
時間:3月上旬(xun)(xun)至中旬(xun)(xun)(日(ri)平均氣溫(wen)穩定(ding)在5-10℃),植物萌芽前(芽鱗未展開時)。
作(zuo)用(yong):殺滅越(yue)冬病菌、蟲(chong)(chong)(chong)卵及蚧殼蟲(chong)(chong)(chong)、螨類等,降低全(quan)年(nian)病蟲(chong)(chong)(chong)害(hai)基數。
濃度:3-5波美度(強效清園)。
萌(meng)芽期(qi)至展(zhan)葉(xie)前
時(shi)間:3月(yue)下旬(xun)至4月(yue)初(新葉未展開時)。
濃度:0.3-1波美度(避免藥害)。
注意:僅針對易感(gan)病(bing)植(zhi)物(如(ru)月季(ji)、海棠)或病(bing)蟲害高發區域(yu)。
原液稀釋方(fang)法
波(bo)美度換算:使用波美比重(zhong)計測量原液(ye)濃(nong)度,按公式稀釋:
示例:原液20波(bo)美度稀釋(shi)至(zhi)5波(bo)美度,需(xu)加水倍(bei)數(shu) = (20-5)/5 = 3倍(bei)(即1份(fen)原液加3份(fen)水)。
推(tui)薦(jian)濃(nong)度
使用(yong)場景 | 推薦波美度 | 適用對象(xiang) |
---|---|---|
落葉喬木、灌(guan)木清園 | 3-5度 | 楊樹、柳樹、海棠、月季等(deng) |
常(chang)綠植物 | 1-3度 | 松柏類、黃楊等(避免灼(zhuo)傷針葉) |
草坪(ping)、地被(bei) | 0.5-1度 | 早熟禾、麥冬等(deng) |
全面覆(fu)蓋,不(bu)留(liu)死角(jiao)
重點噴施樹干、枝條分叉(cha)處、地(di)表枯枝落葉層(越冬病蟲害聚集(ji)區)。
對蚧殼蟲危(wei)害嚴重的植物(如紫葉李、國槐),需仔(zi)細噴透蟲體附著部位。
天氣與(yu)時間選擇
晴(qing)朗無(wu)風:上(shang)午10點至下(xia)午3點(氣溫5℃以上(shang)),避免雨(yu)天或大風天噴藥。
避開高溫:氣溫超過30℃時停(ting)用,防止藥(yao)液蒸(zheng)發過快導致灼(zhuo)傷。
安(an)全防(fang)護
操作人(ren)員需(xu)穿戴防護服、手套、護目鏡及口罩,避免(mian)藥(yao)液接觸皮膚或(huo)吸入。
噴(pen)藥后及時清洗器械,防止殘留腐蝕(shi)金屬部件(jian)。
禁用(yong)或(huo)慎用(yong)情況
敏感植物:桃、李、梅(mei)等薔薇科植物萌芽后禁用(易(yi)引發藥害);
新栽(zai)苗木(mu):根系(xi)未恢復(fu)時慎用(yong),建議(yi)降低濃度(du)至(zhi)0.3波美(mei)度(du)以下;
花期前后:花(hua)蕾(lei)顯露后停(ting)止使用,避免影響(xiang)授粉。
避免混用
石(shi)硫(liu)合劑為強堿性(xing),不(bu)可與酸性(xing)農(nong)藥(如代(dai)森(sen)錳鋅)、葉面肥混用,間隔(ge)期至少15天。
環保(bao)要求
避開水源(yuan)地、蜂類活動區域,防止污染水體或(huo)傷害(hai)益蟲。
藥害癥狀
表(biao)現:葉片灼(zhuo)傷(褐斑)、芽體(ti)干枯。
處理:立即噴清水沖洗(xi),剪除(chu)嚴重受(shou)害(hai)部位(wei),噴施蕓苔素內酯緩解。
防治效果不佳(jia)
原因(yin):噴(pen)藥時間(jian)過(guo)晚(蟲卵已孵化)、噴(pen)藥不(bu)均勻。
補救:7-10天后補噴(pen)低濃度(du)石硫合(he)劑(1波美度(du))或更(geng)換其他藥(yao)劑。
適(shi)期用藥:抓住(zhu)萌(meng)芽前(qian)關(guan)鍵(jian)窗口期,早噴比晚(wan)噴效(xiao)果好。
精準濃度(du):根據植(zhi)物種(zhong)類、生長階段調(diao)整濃度,避免“一刀(dao)切(qie)”。
安全優先:做好人員(yuan)防護(hu),規避(bi)敏感植(zhi)物和生態敏感區。
通過(guo)合(he)理使(shi)用石硫合(he)劑(ji),可顯著減少北京春季園(yuan)林(lin)植(zhi)物(wu)病蟲害發(fa)生,為全(quan)年(nian)綠(lv)化健康(kang)生長奠定基礎。